首页 学术报告 正文

学术报告

【喜迎80周年校庆】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举办瓯江高端学术论坛(院士专场)

时间:2016年03月28日 访问次数:

2013年5月8日-9日,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成功举办温州大学80 周年校庆系列活动—瓯江高端学术论坛(院士专场)。应黄少铭院长邀请,来自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的万立骏院士、北京大学的刘忠范院士和清华大学的李亚栋院士参加了本次高端学术论坛,并作了专场主题报告。

    万立骏院士作了题为“能源研究中的纳米材料及其表界面研究”的专题报告。主要介绍了万立骏院士课题组在燃料电池中甲醇氧化的纳米催化材料、用于锂离子电池的纳米材料和电化学扫描隧道显微术(STM)在电极/电解质表界面研究中的应用等方面所取得的研究成果。在电池材料的相关成果中,重点介绍了材料的合成思路,比如通过包覆碳层的方法可以有效地提高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稳定性,避免由于体积膨胀所带来的结构坍塌,从而在多次充放电过程中表现出很好的循环特性。另一方面,通过STM技术和STS技术的结合,在常温常压的气相和液相环境中,实时原位地观测了电极表面的形貌、IV曲线和化学过程,为高性能电池的作用过程和一些重要的化学反应提供的微观机理的解释。

    刘忠范院士作了题为“低维碳材料的魅力-从控制生长到能带工程”的专题报告,主要介绍了刘忠范院士课题组2008年以来在石墨烯研究方面所取得的研究成果。刘忠范院士课题组利用化学气相沉积(CVD)法,通过对表面催化生长基元步骤的设计与控制,实现对石墨烯及其杂化材料的结构和层数的有效调控。刘忠范院士还介绍了“石墨烯的光化学能带工程”方法,利用光化学过程产生的高活性自由基,实现了石墨烯的高效光化学修饰和能带调控。

    李亚栋院士作了题为“金属纳米催化”的专题报告,主要介绍了李亚栋院士课题组在金属纳米催化材料方面的所取得的研究成果。李亚栋院士课题组通过优化材料的组成以及暴露在表面的原子种类、位置与比例,发展了一种双(多)金属纳米晶合成方法,实现了催化剂活性与选择性的调控。李亚栋院士还介绍了利用金属(合金)单质在有机催化反应探索领域取得的一些新进展,如发现了系列金属(合金)纳米晶可以在室温、常压下活化氧分子;实现了系列若干重要化合物中N-H、C-H的活化、脱氢偶联反应等。

    本次论坛是一次具有国际水平的学术盛宴,各位院士的精彩报告展现了相关研究团队在前沿研究领域所取得的具有国际学术影响力的高水平研究成果。报告深入浅出、精彩纷呈,既有专业研究的介绍,更有思想智慧的启迪,为我院广大师生提供了一次向国际一流科研团队学习和交流的宝贵机会。作为温州大学80 周年校庆的系列学术活动,本次论坛的成功召开进一步提升了我院的科研氛围,开阔了广大师生的学术视野,为我院科研工作的开展和对创新人才的培养提供了新的思路,对我院科研水平和学科建设的进一步提升具有积极的引导作用。


研究院地图